三周年,答卷!
栉风沐雨书写先行示范优异答卷
——写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三周年之际
南海之滨,东风浩荡。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3年前的今天,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深圳自此站上了新的起点、发展迈上了新的层级。
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伟大实践的重大时代性开启,是继兴办经济特区后深圳迎来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
“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谆谆寄语言犹在耳。
回望过去三年,百年变局风云激荡,新冠疫情汹汹来袭。深圳始终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栉风沐雨,奋楫笃行,奋力书写先行示范的优异答卷。
截至目前,《意见》部署的56项重点任务中,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等14项已经完成,海洋大学筹建等42项取得重大进展,5方面47条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深圳先行示范作用进一步彰显。
高质量发展高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前瞻布局“20+8”产业集群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深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3年来,这座城市的创新动能更加强劲,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建设取得新进展,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大运科教城等建设提速。2021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5.4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深圳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3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9.6%、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新一代信息通信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型显示器件等3个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6月6日,深圳重磅推出《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
锚定高质量发展高地的目标,深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稳步攀升。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21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3年年均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58亿元,3年年均增长6.3%;进出口总额3.5万亿元,出口总额连续29年居内地城市首位;实际利用外资近110亿美元,3年年均增加10.2%。
今年以来,深圳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继出台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消费持续恢复、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等五个“30条”政策。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15016.91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了经济稳步回升、稳中向好。
法治城市示范
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近日,《法治深圳建设规划(2021—2025年)》正式公布,这是深圳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将为深圳建设好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作为拥有特区立法权和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城市,深圳在立法领域频饮“头啖汤”。3年来,深圳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等一批全国首创性法规。
率先试行自然人破产制度是深圳肩负的重要使命。2021年3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正式实施,同时深圳成立全国首家个人破产事务管理机构,上线“深破茧”个人破产办理平台。今年8月11日,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印发《深圳市个人破产管理人名册管理办法(试行)》,在国内首开政府机构建立破产管理人法律制度先河。深圳积极探索,为健全国家统一破产制度和办理体系提供示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深圳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领域改革创新,3年来,深圳政府依法履职能力迈上新台阶:出台《深圳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全国首个行政复议领域地方标准;在全市17个行业领域梳理公布轻微违法不予处罚事项300余项,“小错免罚”包容柔性执法经验得到国家发改委认可并在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深圳不断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高标准建设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搭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率先建立涉港案件文书转交送达机制,率先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今年5月,《深圳市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深圳正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最佳首选地。
城市文明典范
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殊荣 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加快建设
“在这里,外卖小哥‘希望亲手把美味交到顾客手里说上一句祝您用餐愉快,希望一切恢复正常’;在这里,暴雨夜徒手推车救援的女铁骑深情感言‘大家都在付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在这里,外国人会说‘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
正如《让我们一起彰显深圳“文明范儿”——致全体市民的倡议书》所述,在深圳,“每一个平常的生活片段,都是一道文明的风景”。文明,已经刻入了深圳的城市品格。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深圳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3年来,深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制定实施《深圳市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出台《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2021—2025年)》,深化修心、养德、守法、尚智、崇文、健体六大行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打造全国首个以志愿服务优化社会治理的“志愿者之城”,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200万。
自觉的相互礼让,整洁的市容市貌,暖心的善举义行,深圳精神文明建设持续焕发生机活力。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深圳榜上有名,第六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今年3月,中央文明办公布了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深圳在30个省会、副省级全国文明城市中,排名第二。当前,深圳正以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全力争创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文明在城市不断生长,文化在城市不断繁荣。
3年来,深圳积极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全面完成,蛇口滨海文化创意街区获评国家级夜市经济旅游点,南头古城、甘坑古镇获评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深圳工业设计获德国IF、红点设计大奖数量连续十年居全国首位,“设计之都”城市名片擦得更亮。
民生幸福标杆
以人民为中心 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
今年9月,龙岗、坪山和光明三大高中园各3所高中学校即将开办迎新,公办普高学位大幅增加。高中园的建设,源于2019年底深圳出台的《深圳市高中学校建设方案(2020-2025年)》,着力解决公办普高学位供需矛盾。3年来,深圳已累计新开办公办普高30所,实现年度公办普高录取率从2019年44.5%逐年提升至2022年5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圳瞄准“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目标,用心用情用力锻长板补短板,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
为推进学有优教,2019年到2021年深圳实现新增基础教育学位30.4万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从5.7%提高到51.6%;南方科技大学入选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7所高校入选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深圳技术大学等3所高校获批设立,2所高职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为推进病有良医,深圳出台实施国内首部地方性健康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持续推进“三甲倍增”计划,三甲医院数量增至30家,新增病床位1.6万张,新增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面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压力,深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动态清零”,全力以赴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突发疫情处置,不断巩固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为推进住有宜居,深圳加快完善“4+2+2+2”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率先建立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建设筹集公共住房27.6万套。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4月13日,深圳首次由市人大代表投票选出10项年度民生实事,将民生实事从过去的“政府提”转为“大家提、代表决、政府办”,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可持续发展先锋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
近日,罗湖区发布《罗湖区2022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考核实施方案》,将GEP正式纳入生态文明考核体系中。去年3月23日,深圳在全国率先发布GEP核算制度体系;同年10月22日,深圳晒出“生态账本”,2020年度GEP核算结果为1303.82亿元。如今,GEP核算制度改革开始在各区(新区)陆续落地。
开展GEP核算工作,是深圳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实践探索。深圳坚持生态优先,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
3年来,深圳生态环境品质显著提升,“深圳蓝”“深圳绿”已成了城市名片。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成功全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副省级城市,大鹏新区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大鹏湾、茅洲河入选全国美丽海湾、美丽河湖案例。PM2.5年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AQI优良比率)达96.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超大城市中排名第一。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圳将建设公园城市,实施“山海连城”计划,贯通“一脊一带二十廊”城市生态脉络。8月3日,市城市规划委员会2022年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深圳正努力让蓝绿生态网络与城市公共空间互联互通,自然野趣与人文特色交相辉映,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回望这3年,是深圳坚定沿着总书记指引方向奋勇前进、勇担国家重大战略使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实现大跨越的3年;是深圳顶压前行、攻坚克难,推动高质量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国际影响力实现大跃升的3年;是深圳全面发展、全面进步,聚焦“五大战略定位”,推动“五个率先”发力,奋力成为综合发展“全能冠军”的3年;是深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实现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提升的3年;是深圳勇立潮头、先行示范,奋力跑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圳加速度”,在新征程续写“新的更大奇迹”的3年。深圳,在改革开放最前沿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先行示范区建设已进入实现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下半程。深圳仍将坚定扛起使命,全力推动先行示范区建设提挡加速、提质增效,奋力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以优异的答卷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深圳特区报
编辑:巫宇琨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往期回顾
超百万奖金等你来拿!第十四届深创赛盐田预选赛项目征集开始啦!